中国环保10年花4万亿 大投入下的低产出

   日期:2013-03-19     浏览:650    评论:0    
核心提示:据媒体报道,春节之后的一周沪指大概有100多点的调整,在调整的过程中,节能环保板块接棒银行股,成为最有人气的热点板块,大家也纷纷预计,两会可能会把环保作为重要议题。
        据媒体报道,春节之后的一周沪指大概有100多点的调整,在调整的过程中,节能环保板块接棒银行股,成为最有人气的热点板块,大家也纷纷预计,两会可能会把环保作为重要议题。

 与股市调整相呼应,今年的两会上,环保问题确实受到了热议。“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、水、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,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。”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,对社会广泛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给予积极回应。

 一些代表委员在审议报告时指出,我国政府始终没有放松环境治理,保守估计最近10年用于环保的总投入应在4万亿元左右,之所以环境问题仍没有大的改观,症结之一是环保投入上存在“低效症”。他们建议,“好钢用在刀刃上”,在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的同时切实提高利用效能。

 还有一些代表委员指出,导致我国在环保投入上效率低下的原因很多,但主要的原因还是一些地方、企业在环保问题上手法翻新造假,以及一些地方化政府唯GDP论的旧思维诱发的地方保护主义。

“环保治理效率低,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治理体系系统性不强,头疼医头,各个环节缺乏衔接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东兆长泰投资集团董事长郭向东说。另一方面,环境治理中“造假现象”是祸根——许多环保设备“睡大觉”,花的钱“打水漂”。有环保设备,污水却从别的管道偷排;上级检查时,才开启环保设备;采购设备时做手脚,导致环保检测数据失真……

 全国人大代表、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说,全国人大已经制定了30多部环保法律,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法律的执行和落实不到位。“必须严厉打击一些地方包庇不法企业、在环评上弄虚作假、在环测上暗箱操作、在信息公布上秘而不宣的违法行为。必须通过环境执法让地方政府和企业痛知什么是不能触碰的红线,这样才能保证污染永远被挡在外面。”

 
打赏
 
更多>同类新闻资讯
0相关评论

推荐图文
推荐新闻资讯
点击排行